摆线液压马达的由来
摆线液压马达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末期,其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。以下是摆线液压马达由来的详细概述:
一、初始概念与专利
摆线定转子概念的提出:在19世纪50年代末期,摆线定转子的概念首次被提出,这一概念的发现对于液压马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尽管这位提出者并未留下名字,但摆线定转子的规律被发掘并授予了专利,为其后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美国人梅隆希尔的贡献:梅隆希尔将摆线定转子称为“Gerotor”,并推动了这一概念在液压马达领域的应用。
二、技术发展与应用
摆线转子磨床的发明:1937年,摆线转子磨床的出现标志着摆线定转子技术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。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使得摆线定转子能够被加工出来,并首次应用在燃油供暖系统的油泵上。
热处理技术的应用:在20世纪40年代,经过热处理的摆线定转子被生产出来,其耐用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,进一步推动了摆线液压马达在喷气式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。
三、市场扩展与成熟
全液压转向器的发明:美国查林公司提出了扭矩发生器的设想,并成功制造出轴配油的H马达,这种马达以其结构简单、体积小、适用场合广泛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。查林公司的成功推动了摆线液压马达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广泛应用。
盘配油马达的发展:为了克服轴配油马达的缺点,盘配油马达被生产出来。这种马达将输出轴和配油机构分开,提高了流量和承压能力,使得摆线液压马达的性能更加优越。
四、技术创新与突破
德国Winter公司的贡献:1974年,德国Winter公司发明了另一种转子加工方法,这种方法突破了定转子生产和应用的瓶颈,使得摆线液压马达的生产走向了成熟。
数控技术的应用: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,摆线液压马达的精度和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,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。
综上所述,摆线液压马达的由来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、从单一应用到广泛推广的漫长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、市场的需求推动以及生产手段的不断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如今,摆线液压马达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、渔业、轻工业、起重运输、矿山、工程机械等多种机械领域的重要动力装置。